李占芬边收拾边说:早上四、五点钟就到地里割韭菜,也没顾上收拾。
清理道路两侧裸土部位,能绿化的要绿化,不能绿化的要硬化,于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中心街整治要突出浓郁的古建风格,与周边开元寺塔、南城门、文庙等景点相适应,由规划局负责8月份完成设计方案。
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指挥监控、执法车辆、取证、通信、服装及防护用具等装备。对照园林城市标准,查找薄弱环节,明确创建时间节点、任务节点,统筹推进创建工作。落实绿化配建标准,新建小区和单位绿化面积不低于30%,老旧小区改造绿地面积不低于25%。(责任单位:住建局)───提高绿化质量。通过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全民参与攻坚行动的热潮。
2014年,拆除非主要街道两侧和重要节点(火车站、汽车站、城市广场等)周边各类违法建筑、超期临建,无新增违法违章建筑。在城市规划区内,全面调查摸底,逐一核实国有土地上的建设项目。规范程序,构筑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围绕解决企业和投资者反映强烈的审批和收费问题,我市推行了一章一费制,对重点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农业项目,分行业再造审批流程,真正做到程序最简、收费最低、效率最高。
组建2家投资担保公司,与5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融资额度超过50亿元,单笔最高可达2000万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报审资料做到三同时,即同时送入、同时审查、同时批出。显示红灯,即为超期件,表示部门该事项已经超过办结规定时限,由市纪委监察局对其实施提醒和效能监察。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分包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对重点项目一盯一、招商项目一对一、成长性企业一扶一、骨干企业一帮一。
针对企业的性质不同,分门别类印制发放企业缴费明白卡,实行统一缴费,并纳入财政专户。成立了企业家协会,每月召开一次企业家早餐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一把手参加,面对面与企业家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将可以网上审批的161项审批事项全部上线审批,目前中心网站初步具备了行政许可从申请到受理、审批、查询、投诉等全过程网上办理、实时监察、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等运用功能,做到同一客户的同一材料只需递交一次、审核一次,实现了一口受理、集中会审,网上审批、限时办结。实行一费制,减轻企业负担。探索一章制,提速审批效能。特别是对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严格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要求,全面落实帮建责任,全程跟踪服务。
定期组织专场银企对接会,今年已举办3次专场银企对接会,200多家中小企业与银行对接,达成信贷意向6亿元。各部门的许可、审批服务事项一律进驻中心、审批权限一律授权窗口、审批职能一律由窗口行使,窗口即时办理事项增至90%以上,破解了窗口只挂号不看病、前店后厂等顽症,初步形成了部门围绕中心转,中心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企业群众转的运行机制。提质提效,坚持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我市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搭平台、练内功、创环境,全方位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由市发改局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会审,对原则上可通过审批的规划条件、项目备案、环保审批、初步设计会审、用地批准书等事项,要在9个工作日内拿出预审意见。
全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把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向纵深推进,全面加快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争取在全省四大攻坚战中当先锋、作表率。24个市直部门将内部审批事项归并,单设行政审批科室后整建制进入中心,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功能。
转变职能,打造一站式服务升级版我市始终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在两集中三到位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中心规范化建设,倾力打造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第一窗口。电子监察系统中显示黄灯,即为预警件,表示部门该事项即将到达办结规定时限。
对两个工业园区实行封闭运行,除司法机关处理紧急事务外,未经园区管委会允许,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进入园区企业进行检查、收费,真正用优化环境一盏绿灯关闭所有红灯。一个个优化发展环境的举措为我市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实现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双翻番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行主审部门一章主办、前置许可一表会审、互为前置先办后补的并联审批方式。同时,在市纪委和市委、市政府两办设立了市级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做到有诉必查,违规必究产权产籍管理逐步规范。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日常监管,先后完成了5家开发企业资质申报及2家企业资质升级。
严格商品房预售监管,共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1个,预售面积43.81万平方米,房屋总套数4273套。成立了专职管理物业工作的办公室,对全市所有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检查,并积极开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收缴工作,上半年共收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6870万元。
通过窗口式受理,多环节联查,网络化审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率,并为不能到交易大厅办理登记的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上门服务,或在小区设立工作站集中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上半年共办理房屋产权产籍登记1586件,有效规范了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上档升级。
5月份开展了规范房地产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销售、咨询、展示的售楼部进行全面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179份,关停售楼部5个,对4个售楼部进行行政处罚。加强房地产市场稽查管理。
本报讯(记者赵青锋通讯员张昶)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房地产业管理,规范房地产业秩序,全市房地产业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严格企业资质审查审批严格商品房预售监管,共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1个,预售面积43.81万平方米,房屋总套数4273套。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日常监管,先后完成了5家开发企业资质申报及2家企业资质升级。
产权产籍管理逐步规范。本报讯(记者赵青锋通讯员张昶)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房地产业管理,规范房地产业秩序,全市房地产业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通过窗口式受理,多环节联查,网络化审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率,并为不能到交易大厅办理登记的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上门服务,或在小区设立工作站集中办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上半年共办理房屋产权产籍登记1586件,有效规范了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稽查管理。
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上档升级。5月份开展了规范房地产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对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销售、咨询、展示的售楼部进行全面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179份,关停售楼部5个,对4个售楼部进行行政处罚。
成立了专职管理物业工作的办公室,对全市所有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检查,并积极开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收缴工作,上半年共收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6870万元。严格企业资质审查审批以清风店、明月店、叮咛店等玉米高产攻关田示范片为核心,建立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深入实地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专题讲座等活动,促进科技进村入户,辐射带动周边地块,加强玉米中后期管理,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全市秋粮生产再上新台阶。为夺取秋粮丰收,市农业局采取多项措施狠抓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力争实现玉米连年丰产丰收。
本报讯(记者张晓红通讯员王虎)立秋时节,玉米正处于扬花、吐穗、灌浆时期,也是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推进高产创建,狠抓示范样板辐射带动。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狠抓病虫害防控和科技防灾减灾。组织植保人员深入田间进行病虫害调查,并结合本年度气候条件及历年资料综合分析,进行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的病虫害预测预报,重点是抓好玉米螟、粘虫等害虫以及玉米叶斑病的防治,确保秋粮生产安全。
加强水肥管理指导,狠抓田间管理。今年入夏以来,雨水偏多,玉米极易出现后期脱肥现象,市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密切关注苗情变化,指导农民在吐穗扬花期重视颗粒肥,提高农民科技管理意识,力争秋粮再夺丰收